大海給妳多少東西,妳只能接受,不能要求

文/ Imay Apong・編輯/ Tipus Hafay・圖/ Badagaw

從舊部落看現在居住的部落,是在山坳裡的一片平地,我們稱作「Cawi’」,也就是靜浦。靜浦部落位在花蓮東海岸的最南端,鄰近秀姑巒溪、靠近太平洋,環山面海,看山看海是我們最平常的日常。

石梯坪的礁石地形適合採集、下海、釣魚、玩水,是周邊部落族人常去的海域,我們也稱這裡是我們的游泳池。

尊重這片海

萬物皆有靈是阿美族的傳統信仰核心,即便各種宗教的進入,導致傳統信仰的改變,但仍然有遵循傳統慣習的族人,其中「mifetir」就是在準備進行任何重要的行為或活動,如上山下海前會的動作,目的是在告知祖靈或神靈祈求平安。

「如果不能持續的做,那就不要開始做。」老爸常常這樣說。

如果做不到敬畏的態度,不如不要做,在我的解讀是這樣,這也是一直在他身上看到他對敬畏萬物的堅持。

大海給妳多少東西,妳只能接受,不能要求。

而每年的5月1日是misacepo,是一年一度重要的祭典,女性是不能參與的。5月1日前男性們都會集合自己的selal去捕捉漁獲,好讓海祭那天能祭告儀式能夠順利、圓滿。雖然海祭只有男性可以參加,但在micelen、lakelaw等海邊採集、漁獵的行為並沒有只限定男性,有極少數的女性也是具有這項海域間行為技能。在阿美族,是非常重視分工合作的,但不等於『性別分工』,這是我的自身經驗跟觀察,很值得再去花時間做採集、訪談及研究,因為目前多數關於海洋文獻中沒有特別提到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分享給大家。

自己的裝備自己背,去海邊的路上。

因爲我們都離不開海啊!

求學階段在基隆讀書的我曾經問過爸爸說為什麼我們住在基隆,爸爸回答我說:「因為我跟你媽媽都離不開海啊。」即便是上北部打拼,那是一個在上山的大社區,望眼放去可以看見太平洋、有漁港以及海洋大學。2018年後還新建了海洋生態博物館,是與海洋息息相關的地方。鄰近更是有早期就從花東移居至海濱國宅的「奇浩Kihaw」,更是組成了一個部落。不難看出阿美族的族群性,無論是山邊的阿美族、海邊的阿美族、或是都市的阿美族,都離不開溪、海或是河。

記得以前,很多記憶都是跟「海邊」有關,「tatata tayra i riyar.」,這是我最常聽到爸媽對我說的母語了。記不得是怎麼學習游泳的,感覺很像天生就會,但其實也是在耳濡目染下學會的。透過每次到海邊的學習:學習爸爸游泳的姿勢、學習他看海的樣子、學習媽媽學找紮營地點、學習他調味沾醬的手勢,這些都深刻的烙在我記憶當中。當爸爸把漁獲抓上來時,會教我們怎麼分辨魚種,得用什麼工具可以抓到什麼魚,小於三指寬的小魚不要抓,手能握得住的小顆月光螺不要拿,這是爸爸教我的,也是外公教爸爸的。

卸除裝備,泡泡海水也是日常生活之一

閱讀卡照・查勞的「阿美漁獵水世界」後,不難看出阿美族的族群性,無論是山邊的阿美族、海邊的阿美族、或是都市的阿美族,都離不開溪、海或是河,也是大多阿美族人的縮影,都是屬於阿美族的樣貌,用身體的經驗去累積、感受,再詮釋。也是我們族群所建構出來的世界觀,是記憶裡老人家的話語,身體力行的實踐。小時候去海邊是玩樂,長大後去海邊是生活方式。記得老爸第一次帶我去海邊,出發前俐落的準備裝備,像作者所描述,每個工具都有屬於自己的靈魂、樣貌,我配戴的裝備是老爸小時候練習的裝備,潮間帶使用的短蛙,帶上我覺得是pro級的單蛙面鏡(因為捏不到鼻子無法做法蘭茲平壓,只能使用免手平壓,等級上差別,才被我稱為pro級),展開人生第一次的水下體驗,才怪!全副武裝結果老爸就帶我在海邊坐了一個上午,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整整一個上午,血氣方剛的我整個耐不住心子的問老爸說我們什麼時候要下水?他回我:你連潮汐都不會看,裝備在身上都感受不到貼合,怎麼下水?今天吹什麼風你知道嗎?是南風,所以我們去抓青蛙吧。

延續的後來

觀察海、理解海、了解海變成習以為常的事情,也融入到生活裡面,那是父親教訓我的用意,雖然我還是很仰賴現在科技所來的資訊,像是潮汐app、潛水錶等,但輸入在身體的本能是忘不了的,那是身體的記憶,也是身體力行的方式。下海本來就不是一次性的,海洋生活是要用生命跟身體去實踐的。

朋友們時常相約到海邊,一起聚會、潛水、玩水。

  • mifetir:滴酒祈禱
  • misacepo:河海祭
  • selal:年齡階層
  • micelen:潛水
  • lakelaw: 潮間帶採集
  • 奇浩Kihaw:地名
  • tatata tayra i riyar:走吧!去海邊
  • 阿美漁獵水世界:卡照・查勞(2001)。卑南溪原水向東流,第四章:阿美漁獵水世界。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Guest Usereveryday, i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