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etype

這幾年,我們在東部土地上緩慢而徹底走訪,記錄了數十件文物,並觀察其中的原型。

在家具的流派中,”archetype 原形”是指流傳了千百年,在眾人的使用中共同凝結出來的器物形狀。

我們發現,葫蘆作為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水瓶與種子儲存器——橢圓形的底部、雙層肚皮和編織提把——葫蘆圓滾滾的形狀也影響了陶器和籐編器外型。

這些胖乎乎的 atomo 陶壺、圓滾滾的無唇 koreng 水甕,還有四個手把的 fakar 提籃、繭形的 rakar 蝦籠,是部落裡的物件原型,也是共同的生活記憶。

千錘百鍊的器型,有其深植於文化的美學,也承載著土地上百年來的生活面貌。


museum objects

 「假如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沒有人或動物在附近,它發出的聲音仍然算數嗎?」
“If a tree falls in a forest and no one is around to hear it, does it still make a sound?”


collected objects
photos & texts by @badagawww.

幾年前 @badagawww 整理了在花蓮和台東搜集個四十幾個日常物件,魚簍,蝦籠,陶壺,一字排開,看見許多相似又重複出現的元素,「天地萬物有自己依循的東西,讓物件自己會呈現這樣的形狀,像貝殼,像植物,這樣積年累月凝結而成的樣子」老湯姆來看物件展的時候說「最重要的是從生活裡面找到一個原形」,這也是草編 archetype 系列的起頭。

草鞋

海岸邊的礁岩因爲溼滑且礁岩的表面不平順,凹凸不平且容易受傷,早期漁民為了讓腳能夠在礁岩上安全步行,於是就利用乾的稻草來製作鞋子。漁民們會利用採收後的稻草,利用編織的方式作成一雙草鞋,草鞋雖然不及現代鞋子的舒適度,但隨著工業及科技的進度,雨鞋、膠鞋等地發明出現,草鞋自然而地被淘汰,但是看見草鞋也看見了一段物件的歷史。

(物件提供:港口部落 林清進(Roit) 耆老)

sifo (魚簍)

阿美族語“sifo”,姑且譯為魚簍是因為它的開口是利用kapitan(魚簍)的塞口作為它的開口,而物件身體的製作是漁網的做法,現在在市面上也能夠買到這樣形式的魚簍,製作的材質是利用合成纖維的打包帶和尼龍繩編製而成。

sifo就是將塞口與漁網併在一起的魚簍。舊有的kapitan仍然還有在使用,據sifo主人的使用經驗,她認為sifo裝載時不受漁網本身形體的限制,而kapitan則會因為物件形體而受限制容量,而sifo多半會在進行潛水獵捕時使用。

(物件擁有者:imay.apong)

sakahir 藤編濾勺

濾勺、網勺或是撈麵勺這類的器具是滷味和麵店不可或缺的器具,它的功用是可固定食物在勺裡,當撈起來之後便可將水過濾,只剩食物在勺中,或是目的性地將鍋裡或水裡的東西撈起。

阿美族的飲食文化中,主食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種是水煮,水煮顧名思義就是將食物放進滾燙的水中,待食物煮熟後便可食用,濾勺的出現年代並不可考,但可以知道的是這個物品的出現可能跟煮食的方式有關聯。

濾勺主要是以籐為材質,籐在含水的狀態下,彈性增加,可受曲折的程度提高,人們在使用水煮的主食方式之下,也創造出像濾勺這樣可以將食物撈起的用具,可說是一大發明。

(物件提供:港口部落 林清進(Roit) 耆老)

kolah 麻織男式長上衣

素面無繁複織紋的服飾,從當代的角度看卻帶著簡約、沈靜的感覺。此服飾為花蓮港口部落阿美族男性的日常服飾,亦作為工作時的穿著,對襟無領無袖的長上衣,背心形式故又稱長背心,是阿美族傳統服飾的基本型。材質為苧麻,無染色,也並未在上衣裝飾複雜的圖紋,不過仔細看,可以看出織紋,其阿美族人常以自然的景象,例如山形或波浪紋作為紋飾。

長上衣縫製方法之兩塊長麻布縫製在一起,先從背部開始縫,在對折成肩部,左右兩邊的底部側縫後到腋下,做袖口讓手臂穿出,服裝週緣再包覆黑色布邊前襟則附以綁帶。以前材料取得及處理會花許久時間,因為會經常使用故鮮少清洗。居住在花蓮的阿美族鄰近的族群有太魯閣族與布農族,此長背心形式的服飾在這兩族間常見,但顏色不盡相同,除了長背心外,例如利用夾織紅線做流蘇,這種織作繁複且華麗的盛服也會因為鄰近的族群而影響服飾的裝飾。

(物件提供:港口部落 莎娃綠岸文化工作室、港口部落 徐雪梅 女士)

karahay

在花蓮港口部落的阿美族人,會利用輪傘草編製成遮陽蓆,在外出耕作時,會穿上遮陽蓆,綁縛在背部,可以避免太陽曝曬之外,也可以當雨具。除了輪傘草之外,芒草莖或竹枝也可以作為製作蓆面的材料。

遮陽蓆有兩種形式,圖中為在脖子處做一缺口的形式,在鑿兩個孔穿兩挑綁縛用的麻繩,穿戴後雙手仍能自由活動,此遮陽蓆的優點於方便攜帶且可折疊,至今仍能常見族人使用。

(物件提供:港口部落 徐雪梅 女士)

(資料參考: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sakahir to cilah/撈鹽匙

sakahir to cilah為阿美族語,sakahir中文翻可譯為勺子或耙子;cilah中文翻譯為鹽,整句翻譯應為「鹽巴的耙子」,簡化成「撈鹽匙」。在原住民的語言中,如果是行為與物品結合而產生的,造詞上會使用短句去形容物品。

此物件利用竹篾所編製的勺子,外觀像斗笠,又像漏斗。利用緊密的斜紋編,可避免在撈鹽時鹽巴外漏。籐篾與竹片的運用在早期的農業社會中是常見的搭配,像是握把是利用竹子彎曲對折,再利用籐篾綁縛在一起製作成握把,籐篾就像鐵絲一樣,作為固定的材料。

(物件製作:陳成福、物件提供:Cepo’者播藝術中心)

煤油燈

隨著科技與社會的變遷,燈具持續汰換更新,在電燈未普及的生活之下,人們利用淺盤成裝油燈或蠟燭,早期的農村社會晚上需要巡田水,會利用竹編製作半弧型的燈罩,底座再加裝油燈,可防風又可聚光。清朝到日治時期傳入煤油,開始使用煤油作為燃料,富裕人家還會有精緻的油燈燈具。

此物件為Roit阿公自行製作的煤油燈,煤油燈的外罩是利用玻璃瓶,裡面放一小瓶有蓋玻璃瓶,蓋子做一個孔放置燈芯,瓶內放煤油,玻璃瓶外還有做掛勾,亦方便掛船上,避免船身搖晃而掉落。兼顧照明、防風亦可控制燈心長短做亮度調整的功能。Roit阿公說以前夜晚捕魚時會提著煤油燈,到現代已被頭燈、手電筒等更便於攜帶的照明用具替換了。

電燈未普及的年代,可說是幾乎每家都有經歷使用煤油燈的時代,從煤油燈到電燈的習慣轉換,也並未快速被人們適應,因為當時電燈還是主要用於商業以及公家單位。二戰之後,農村逐漸轉向工商業發展,電力供應系統也逐步完善,電燈也廣泛地被使用。電燈普及化的現代,在花蓮的富里鄉有一黑暗部落,「達蘭埠部落」,至今仍保持著使用煤油燈生活,為保持生態環境,族人依季節仍持續回去耕作。

(物件製作:港口部落 林清進(Roit)耆老、物件提供:Ce’po藝術中心)

cadiway 三角網

夜幕垂下,從花蓮的秀姑巒溪出海口到台東的金崙溪出海口,海邊一閃一閃的不是流星是捕鰻苗的漁民,他們頭戴頭燈、身穿青蛙裝,配戴掛在腰間的魚苗筒,雙手握著一個三角網,這是補鰻苗漁民的基本配備。

三角網過了中央山脈的名稱為櫓魚栽,亦可稱手抄網,阿美族語為cadiway,三角網因為竹子與網子結合的結構,握把交叉綑綁,掛網後便形成一個大三角,此種漁撈工具都是在沿海地帶進行。在進行撈鰻苗或鰕虎科時,三角網的A字面向大海,左手操作橫桿並將網身立起後,右手拿著白色淺碗,準備在網面離開水面後將鰻苗鏟起並放入隨身的魚苗筒中。不過,三角網不只有撈鰻苗與鰕虎科,其餘時候會用它來捕撈其他魚種。

目前鰻魚的養殖技術尚未形成商業化可量產的規模,市售的鰻苗還需靠人工捕撈,撈鰻苗成了另外一種賺外快的方式,因為鰻苗的價格會受市場影響,有時甚至高漲到一尾可賣到160~170元。但近幾年的鰻魚資源逐年下降,鰻魚的產量跟棲地破壞與過度捕撈都有關係,如何養護海洋資源,並留一口飯吃,這都是我們應該關注的議題。

(物件提供:港口部落 林清進(Roit)耆老)

sapicelem dadingo 水鏡

sapicelem阿美族語,中文譯為潛水工具;dadingo阿美族語,中文譯為眼鏡、玻璃,水鏡為兩字結合。傳統上阿美族是沒有水鏡的,因此很少潛水去抓魚。大多是以手持的工具,例如:魚叉,於近海區域進行活動,利用魚叉刺魚為主的生活技能,隨著時代的工具進步,才有更多不同的獵捕技巧,有了漁船後,就可以到外海的地方捕魚,水鏡的出現可以說是近代產物。

製作水鏡的材料有兩種,蓪草或樟木,樟木的製作方式是先將水鏡的形狀塑造出來後,將它鑿出一個可放鏡片的形式,內裡也要做一個小溝槽,以便鏡片穩住。而鏡片的取得,是去附近找尋破碎的玻璃窗戶,再利用刀子慢慢磨成圓型後,放進溝槽,而為了能夠更堅固,會去路邊電線桿旁的黑色顆粒的柏油,刮下來之後放進鋁罐,加熱讓它溶化,再將它塗在鏡片與溝槽的位置。再去報廢的修車廠,利用內輪胎做綁在後頭的橡皮,這麼一來水鏡就完成了。

(物件提供:Cepo’者播藝術中心)
(資料參考:港口部落阿美族海洋生活知識繪本)

石製花瓶

1961年行政院退輔會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在花蓮縣成立大理石加工廠,花蓮縣為台灣實況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加工廠成立後帶動地方生產工藝品,1971年左右,台灣國內建築業也開始蓬勃發展,建材的需求量提升。

石材加工廠除建材以外,還有製作石桌、石椅、電話架、花瓶等,石材製作的家飾傢俱在當時可說是每戶人家幾乎都有,而除了這些還會將石材內入裝潢,做成台階、衛浴設備,應有盡有。在花蓮也可處處見到大理石的裝置藝術作品,人行道或是公車站牌也是石材應用的設計。

(物件製作:Tipus的父親、物件提供:Tipus Hafay)

自製傳統菸斗

在台灣幾乎每個族群都有相同形式的菸斗,常見於阿美族、排灣族、泰雅族、賽夏族,菸斗的差異性可從外觀上的雕刻來看,部分族群會在外觀刻製花樣。從史料來看,「男女使用的煙斗有些為的不同,男生使用的菸斗較短、頭部也較粗大,會有明顯突起的根節;女性用的菸斗較細長、頭部細緻,無根節的竹頭製成。」

Roit阿公也有製作另一個版本(圖3、圖4),我未曾見過的,是將捲好的煙草放置前面使用。

菸草傳入台灣後,部落裡的族人會自行種植菸草,會將採收完成後的菸草裝置菸斗內,而製作菸斗的材料會利用桂竹,因材料取得的便利,利用桂竹的根部製作,菸管的部分則會利用細箭竹製作。不過菸斗屬於消耗品,因為是使用自然材質的關係,而有些抽菸者是不使用菸斗的,將菸草一層一層疊好後捲起使用。

(物件提供:港口部落 林清進(Roit)耆老)

阿美族祭祀使用的陶器

阿美族的陶器除了與飲食相關外,在宗教性質上的器皿也是用陶土製作的,祭杯為祭祀使用的酒器,大致分為公杯、母杯,男性持有的稱為「diwas」,祭杯為三層瓶型;女性持有的則稱為「tsiukan」,祭杯的頸部呈收口狀以便在頸部可綁繩,好讓在儀式進行時,例如播種、收成等儀式,可讓雙手空出放便進行儀式行為。祭杯是屬於個人的擁有物,不能在日常生活使用,擁有者過世後祭杯也會當成是陪葬品。

台灣的原住民族群皆有巫師文化,然外族的宗教信仰也使得原住民祭師文化逐漸消失,在花蓮的東昌村是許多族群中仍保持最多巫師的地方,祭師具有靈媒體質,阿美族語「sikawasay」,他們透過酒與祖靈對話,祭杯是他們盛裝重要的媒介器具之一。

目前花蓮東昌村里漏部落為阿美族中祭儀文化保存最為完整的部落,因為祭儀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私人祭儀和部落祭儀,再根據時間,分為固定祭儀還是不固定祭儀,不過以農業為主的里漏部落,大多的祭儀還是與個季節的農事有關,而這也成了花蓮東昌村的生活日常。

(物件提供:Tipus Hafay)

掛魚鉤

五六月因為黑潮回流的關係,飛魚回流,也是鬼頭刀的產季。而因為漁獲量盛產,所以做成魚乾保存,事實上選擇飛魚做成魚乾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口感極佳。在東海岸阿美族風乾的方式,會利用鐵絲做的掛鉤,彎成手掌大小尺寸,造型上有兩種,一個是彎成兩個鉤子,鉤子可勾住魚的眼窩,另外一種造型則是衣架造型,同樣也是穿過眼窩,掛好後並掛在鐵桿上,原理其實就像曬衣服的概念一樣,彼此之間有空隙,這樣才能讓魚在自然的陽光下和風的吹拂下自然曬乾。

(物件提供:港口部落 陳杰敏 先生)

魚荃

是一種使用黃藤與竹篾所編製的漁撈用編器,利用絞織的方式製作,形狀為圓錐形,圓錐的設計可以避免魚蝦游進後而逃脫,因為魚荃圓錐的身形,越往頂端窄口越小,而頂端設置的蓋子,為活動是開口,捕撈完漁獲之後,才會將蓋子打開,取出魚荃內的魚蝦,也有另外一個設計是無蓋直接製作成閉口式漁荃。

此漁具的使用是在河川捕魚蝦,利用誘捕或放置的方式捕獲魚蝦。

(物件提供:港口部落 林清進(Roit)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