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新文化媒介人的舞台

隨著生產力的擴張,無論是機械化的農業或是標準化的工廠,大量的商品的流通使得社會的經濟中心從生產轉向鼓勵大眾消費,各式各樣被創造出來的美好意象漂浮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人們更在消費時彼此相互影響、相互模仿,逐漸建構集體認同的品味與風格。社會學家詹明信將消費社會已然超越真實的現象形容成「無深度的文化」[1];班雅明認為充斥著複製品的世界迎來了靈光消逝的年代[2];阿多諾更主張這些商品只是將我們的經驗世界予以美學化,出現在大眾眼前的事物並非為了幸福與自由的理想而被創造,而是營造這些商品可以為人們帶來幸福與自由的可能性。當過去人們自主的感受、理解、詮釋的意義與互動變成了一種被操弄的工業化產物,那麼文化工業的本質實則是虛假的。但是阿多諾也指出,事實上人們早已看穿文化工業的虛假,卻又仍舊服從於其運作的規則[3]

簡單來說,在過去的時代,每一件商品的獨特性與神秘性來自每一次獨立的手工的創作,而今日商品的屬性卻是來自外在的渲染與操作。藝術那富含著自主性與反抗性的內涵於是成為維護自身精神的護身符,但是那些捕捉了某一刻時空中的現實、社會與文化的藝術卻又終究需要中介者的傳述方能被大眾所理解,中介的機制更是藝術傳播的必經之路,否則那件藝術或許只是無異於超市中販售的肥皂箱,或許只是純白與純黑的色塊,又或許只是天空中爆破的火花。中介者,無論是藝術評論家或是作品前說明的文字展板,轉變成為藝術作品與大眾產生具有意義的互動時最重要的樞紐,甚至取代了藝術本身,藝術也從此進入了意象與符號流竄的消費世界[4]

換言之,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無論是具有功能的產品、自抒性藝術或是自然存在的梯田景致都被人們在外表又包裹上一層富有豐富象徵意義的外衣,例如找回悠久鐘錶工藝的Apple Watch、反抗中國政權的先驅艾未未或是愛惜土地與文化的茶園。布迪厄稱這些在生產端與消費端之間創造意義、進行神奇接合的人為新文化媒介人,最典型的莫過於作家、記者、評論家、節目製作人等傳媒相關從業人員,他們創造了不同的文化種類與流行趨勢,例如嬉皮或是簡約設計,提供我們的社會一種普世性的文化指引[5]

值得討論的是,這些被創造出來的文化意象真的有如文化工業定義中般的虛假嗎?畢竟鐘錶工藝是真的,反抗權威是真的,因為當地人們愛惜土地與文化而持續存在的梯田景致也是真的。或許文化意象的創造只是一種讓真實的事物更引人入勝的技巧與表演,有幾分真有時也有幾分假,但是事物的本質仍然存在,受到鼓舞的人們獲得的情緒滿足或是踏入嬉皮式自由與自在的生活也是真實的。

另一方面,英國社會學家費瑟史東更解釋了新文化媒介人如何消弭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隔閡:每當這些新文化媒介人在人們的生活中創造了新的象徵意義,原本飽含高雅聲望的文化持有者也得跟著跳入這團漩渦之中,努力將自己的文化論述詮釋給讓大眾[6]。例如2009年在LV藝術總監Marc Jacobs推出結合了街頭塗鴉的系列包款,避免自己在時代的洪流之中式微。

而關於那些新文化媒介人所欲吸引與拉攏的觀眾,我們也可以從資訊科技跳級式的發展中看見今日每一個的社會大眾,似乎並沒有完全陷入過去文化工業所指稱的虛假世界中,蓬勃的訊息流動實則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判斷力。法國社會學家李歐塔在80年代便曾預言如果說知識是個人的,資訊是知識傳播給他人的形式,今日與未來的科技將邀請大眾不再需要在已被前人與權威定義的框架中學習,知識的製造與轉移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在資訊的開放與流通之中人們逐漸發展了各自的釋義能力[7]。因此我們不應該對今日消費社會中意義的喪失感到悲傷,因為這其實代表著過去的人文知識正被多元而多樣地詮釋著[8]。如同今日大眾傳播快速流通與社群平台林立的眾聲喧嘩,每一個人正發表著對不同議題的聲音。

簡言之,今日的新文化媒介人已經不像從前資訊封閉的時代可以恣意壟斷文化的論述權並主導權威式的文化階級再製,例如雲門舞集在初成立時因為70年代在文藝領域具有強力影響力的人間副刊所力捧,而理所當然的成為台灣舞團與文化品牌的首選[9]。當新文化媒介人脫離了立法者的角色,他們便開始專心地對文本讀出意義,形成各式各樣的「意義製造工廠」並努力成為意義建構上的權威[10]。同時,社會大眾在資訊開放而快速流通的生活中也不再被單一觀點的言論所侷限,而能夠在消費社會中自由地做一位理性(例如見解與判斷力)與感性(例如被阿原肥皂廣告所感動)兼具的消費者。


✦本文作者為Kamaro'an設計師張雲帆 / 歡迎分享連結 /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1] 同上註。

[2]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Walter Benjamin Essais,台北:遠流,1998)。

[3] 吳冠緯,〈阿多諾《美學理論》中的藝術雙重性〉,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2012。

[4] 鄭勝華,〈朝向人之啟蒙與救贖的藝術理論──論阿多諾的美學課題〉,84。

[5] 閻書孝,〈論流行的社會基底〉, 49、57。

[6] 費瑟史東(Mike Featherstone)著,趙偉妏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67。

[7] Lyotard, Jean-François.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4.)

[8] 同註287,5。

[9] 華碧玉,〈台灣文化界「雲門現象」的研究 ---以七〇年代人間副刊為基點的探討〉,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班 學位論文,2011。

[10] 同註286,55。

論文化意象yunfann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