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化是一群人共享的意義架構

事實上無論是前面所談及的關於設計如何為事物賦予意義,設計師像是站在大千現象中的中介協調者,為五光十色的人文、科技與大眾牽線,帶給社會令人神往的意義與美學主張,是文化、生活與人的豐沛能量啟發了耐人尋味的設計;或是關於藝術的生命實則來自藝術發表之後在社會中的流傳,當藝術被此時的觀者所消化甚至醞釀出新的含義,藝術方在此刻真實存在,否則藝術只是存在於歷史的客觀物件;又或是在人們剛踏入工業化時代、人們開始對大量生產的高同質性商品感到厭倦、人們重新在雙手的創造力與追求質感的精神中等不同時代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大眾如何對工藝一詞與其產物產生不同的釋義,我們在討論的都是人們對於事物持續不斷的詮釋。

而文化,正是一群人所共享的意義架構。大至民族文化,例如每一年月圓人團圓的中秋夜來自我們與親朋好友共享的文化習俗,否則對其他民族的人來說中秋只是月曆上一個尋常的日子;小至音樂文化,例如電台司令對英式搖滾迷的巨大意義與對古典樂迷的微小意義。文化所提供的意義同時也是一種指引,它承載著許多不言自明的價值觀與規範[1],讓其中的成員在其中堆疊出更多的起源於該文化的新意義[2]。文化是沒有終點的動態過程,就如同「永恆」實則是一種不斷地把過去融入當下的「現在」[3]。語言則是人與人、人與物甚至物與物之間彼此溝通與互動的中介,也許是中文、英文,也許是造型語言,也可能是程式語言,是語言讓意義得以持續的建構與傳遞[4]

換句話說,在現代資訊科技、大眾傳播與網路社群興盛的今天,每個人都擁有對文學、音樂、政治、時事、藝術等不同領域的釋義權,每個人都可以在媒體世界中用自己的文字語言、圖像語言、程式語言傳遞自己的見解與論述,每個文化都正不斷地長大、交織、重疊、擴散又產生新的意義與新的文化。有趣的是,跟歷史中的封建社會成就菁英階級對社會運作的規則與文化優劣的先天主控權不同,在現今人人平等的民主世界中,每一個被論述的場域裡卻仍然如逝去的時空般存在著強勢的論述者。過去的階級彷彿扁平化成為不同的文化場域,箇中的成員也追求著累積影響力的發聲權[5],諸如每一位努力發表論述的時尚部落客、物理學家、政治評論員,或是每一家持續發表新商品的科技品牌與社區巷弄間的小餐廳。

也許關於人們在與彼此共享的意義中追逐主導權的現象,我們可以從著作等身、研究領域與主題廣泛,擁有深厚哲學背景與大量田野調查經驗的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對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提出的問題「是什麼激發了人在社會中的行動?是個體對外在社會結構的回應,還是個體為了自己的身份識別所做出的行動?[6]」的回應開始討論。

如同過去美學研究中藝術與觀者,以及文學研究中文本與讀者之間二元對立的關係,社會學對於文化的研究也曾經長期在社會結構與個體行動二元端點中來回游移。社會結構學派主張探討那隱藏在社會文化眼花撩亂、無可預測又擁有多元面貌之下的深層生成機制。他們認為文化是一種規範,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價值觀。是社會深層結構中的組織化與模式化的組合與再組合,造就了文化多樣的形貌[7]。但是個體行動學派的研究者則認為前者忽略了 鑲嵌在系統裡的人,每個人獨立的行動力與創造力。我們應該透過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間的互動,來觀察社會中存在的共同規範與價值,探討人們如何創造並使用這些意義,而不是用文化的構造來解釋人們的行為[8]

也如同後來美學研究與文學研究捨棄以單方面的端點作為研究視角,轉而關注客觀、主觀在持續的辯證關係中不斷產生的新釋義[9]。布迪厄認為,結構與行動者應當被視作一個整體一起討論的,動態結構的再生產來自具體行動的疊加[10]。在布迪厄的理論中,他以「習性」這個中介概念解釋結構與行動者之間的辯證。習性不斷地將你自身的內部想法外在化,也不斷地將外部社會內在化[11]。習性結構化了你的思想感受以及行動的方式,而後引導你在面對環境中的不同處境時可以自主創造快速的反應,並堆疊成新的習性結構,是為布迪厄的文化實踐理論[12]

而在回答「是什麼激發了人在社會中的行動?」的問題時,布迪厄認為是人們對權力的追逐激發了我們的行動[13]。簡單來說,布迪厄在社會學的研究中帶入了經濟學的概念,他認為每個個體都試圖極大化他們的收益並累績不同形式的資本。資本代表的是有價值的資源,無論是經濟資本如金錢、社會資本如人脈、文化資本如品味、象徵資本如名望。而當這些資源可以對你的社會權力發生影響力時,我們就可以把它視作資本。這些資本持續累積而出的歷史成果則是階級的鞏固[14]

換言之,布迪厄的理論同時汲取馬克思學派中關於社會的不平等來自階級矛盾和物質利益的概念,以及掌權者建立意識形態以蒙蔽大眾對自己其實也擁有價值判斷力的想法。但是布迪厄並不認同馬克思學派歷史唯物觀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思想,這也促使布迪厄最終的理論拒絕顯性的上層結構與隱性的下層結構處在對立關係的假設[15]。對布迪厄而言,事先指認出社會的結構以理解社會行為是錯誤的主體論,唯有具體的實踐才會建立出真實的結構[16]

是以如果我們將布迪厄的文化實踐理論用真實案例來描述的話,習性就像是柳宗理在長期磨練下長出的用心處理細節的設計態度,而其父柳宗悅的民藝理論、日本的極簡哲學就像是他的資本,柳宗理則以他的設計態度並挾帶著文化資本在設計這個場域中奪得日式簡約美學的論述權,同時柳宗理的風格又成為他自己以及其他日本設計師的文化資本,重新流入尋求更多權力和地位的輪迴中。

一項有趣的議題也在此時浮現出來,文化,這個或許大至一個民族、或許小如一群搖滾樂迷各自共享的意義,人們彼此用以溝通互動的談吐、姿態、見解、價值觀,環繞著人們的文物、休閒場所,以及人們人生中獲得的不同文憑與制度中的認證,為什麼會成為具有影響力的資源,亦即今日所謂的文化資本[17]?畢竟文化並非鮮明而具體的事物,不同的文化與文化之間更是持續地溝通、互動、重疊又新生成,例如一位深度搖滾樂迷也許信奉慢食哲學在職場上更是物理學界中的佼佼者,那麼文化究竟如何轉變成資本,深富吸引力甚至可以在今日的消費社會中被販售?


✦本文作者為Kamaro'an設計師張雲帆 / 歡迎分享連結 /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1] 閻書孝,〈論流行的社會基底〉,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學位論文,2004,21。

[2] Gay, Paul du, Stuart Hall, Linda Janes, Hung Mackay, and Keith Negus.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 Sage, 1997), 13.

[3] 劉創馥,《黑格爾新釋》,151。

[4] Hall, Stuart.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  (London: Sage, 1997), 5, 7.

[5] Navarro, Zander. "In search of 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power: the contribution of Pierre Bourdieu." IDS Bulletin, 2006, 37.6: 19.

[6] Weber, Max. Economy and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 vols), 1978).

[7] 史密斯(Philip Smith)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面貌導論》,137-186。

[8] 同上註,81-101。

[9] 赫魯伯(Robert C.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

[10] Lizardo, Omar. "The cognitive origins of Bourdieu's habitu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2004, 34.4: 375-401.

[11] 劉維公,〈習性 (Habitus) 與偶成性 (Kontingenz):P. Bourdieu 與 N. Luhmann 的理論介紹〉,《 台大社會學刊》 ,第二十六期,1998年,1-51。

[12] Wacquant, Loic. “Habitus”, in Becket, Jans, and Milan Zafirovsk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2005), 316.

[13] Navarro, Z., op. cit.,14, 17.

[14] Ibid., 17.

[15] Beasley-Murray, Jon. ‘Value and Capital in Bourdieu and Marx’, in Brown, Nicholas, and Imre Szeman. (eds), Pierre Bourdieu: Fieldwork in Culture,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00), 100–119.

[16] Navarro, Zander. "In search of 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power: the contribution of Pierre Bourdieu.", 11-22.

[17] Bourdieu, 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261.

論文化意象yunfann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