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紐西蘭毛利人的文化交流
文 · 攝影 / Badagaw
今年夏天跟公司請了三個星期的假,與家人一起逃離炎炎夏日的台灣,到紐西蘭避暑。不是去旅行,而是一趟與紐西蘭毛利人的文化之旅。在這一趟旅程當中,我們拜訪了文化傳承的工藝師以及透過當代手法表現的藝術家。
顏色和形狀塑造了食物的符號
在某一天的行程安排中,我們會面了當地嚮導的親戚,Toni Herangi ,嚮導跟我們說因為他們彼此都很久沒有見面了,也剛好有這個機會可以過來一趟她在 Wintec 的工作室,剛拿到媒體藝術碩士學位的她,她的作品將會在漢米爾頓的一間咖啡廳展出,我們有幸在展出之前能夠先看到她的作品。
她的作品談及的是她的兒時記憶,我們詢問這些圖紋代表著的是什麼,她說是食物,因為小時候生長環境的地方鄰近海邊,小時候與家人在河邊或是在海裡捕撈的虹魚、比目魚、魩仔魚、貝類等成為她作品的靈感來源。而其他畫作則是地瓜、芋頭,利用色彩及排列的方式表達,透過將食物因連結著她腦海美好的記憶,轉化在畫作中,也感受到全是毛利文化食物的另一種詮釋。而另外一個層面她所要傳達的是,因為食物的養分來自於土地,而我們更應該重視土地的環境生態,更要保護我們所生長的土地。
環環相扣 織彼織此
除了與當地文化的交流以外,我們自己也舉辦了三場的工作坊,教育、音樂、藝術,而我負責的是藝術工作坊,從大學就一直關注在工藝,在前往紐西蘭前,我教家人編織草蓆的基礎,但是後來又覺得是不是應該帶一點不一樣的編織技術與當地交流,因為看了幾個資料發現當地很少用環的技法,之後我改成教大家編手環。編環的技巧在台灣的原住民的工藝品當中很常看到,且不同族群有各自的編環技法。
因為自己頭一次教這麼多人如何編織,而我所教導的學生背景幾乎沒有碰過關於這類的活動,對我而言也是一大挑戰。家人紛紛成了小幫手在旁協助我,在編環的教學中,有人會因為學不下而放棄,到後面我們將他們所編一半的手環完成。會後,我們詢問大家覺得這堂課的感想,他們都一致認為「因為語言使用的不同,在翻譯上所選的單字使用也有所不同,導致在學習上很困難。」
工作坊後,緊接著的是最令我期待的活動,就是與當地的工藝師學編織的課程,換成我們學習了,老師將教室佈置的就像來到一個工藝殿堂,桌上擺設的都是利用 Harakeke 的纖維所製作的成品,Harakeke 是紐西蘭作編織的材料,有點像是台灣原住民所使用的月桃、山棕。我們使用傳統的材料製作手環、頭飾、裝飾花,老師在教我們的時候,一開始我僅能先記住老師手動的步驟,再來是記下他口中所說的口訣,我體會到我們在帶工作坊時學生聽不懂的困境了,不過還好有編織的基礎,不過一會兒就上手了。
當纖維材料不夠的時候,其中一位老師正開始要處理纖維,我趕緊湊過去,因為我以為我們會先從認識植物開始學編織,不過可能時間不充裕,所以先學編織了。我坐在老師旁看著老師處理過程,鼓起勇氣問我是否可以嘗試處理?沒有想到老師很快地就答應我的要求,我小心翼翼地刮著,她說刮,是破壞纖維讓它變軟,一遍兩遍上手後,老師很有信心的交給我處理接下來的材料。在這一堂課,我們不僅學會做他們當地的編花技法,也學習他們的舞蹈,扎扎實實的文化課程,老師給我們的感受就像與家人相處那般的自然。
在紐西蘭近三個星期的日子裡,進入了這塊土地之後,稍微地了解了毛利人的文化、歷史,不短不長的旅程終要結束,在離別的宴會場合中,我的腦海浮出一段話「即使我們身處不同國家,但我們同是太平洋上的南島民族,血液像河流一樣,河的盡頭匯集在太平洋,我們依舊相信著,遠方有我們的親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