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筆記 / 逐水而居 汲水工具 - Tayhaw
文 · 攝影 / Badagaw
原住民在選擇居住地時會選擇靠近水源的地方,每天生活所需的水,則是需要靠人力汲取或搬運。汲取的器具有陶器、竹筒、葫蘆或椰殼等。在未習得鑿井技術之前,運用竹子空心的特色作成管子的用途,將竹子剖半,兩面成為水管,再從高處取水至家中;竹子內部的結構可儲存水,作為竹壺使用。
「居住在山區的原住民普遍使用竹筒汲水,他們在溪流中堆積石頭,築成蓄水池,然後用瓢、半截的椰殼或短竹筒取水。汲水的竹筒係用粗麻竹製作而成,盛水的竹筒長約一公尺,原住民將竹筒中的竹節打通,僅保留底部竹節,竹筒外加繩索,方便提取。盛水的竹筒帶回家後,放置在屋內角落,竹筒內的水經過沈澱,即可使用。除了用人力運水外,有些部落使用竹管引水到聚落內的水池。由於臺灣山溪多涓滴細流,加上山徑崎嶇,使用竹筒汲水、運水有其便利性,不僅原住民使用此一方式,甚至日本佔領臺灣以後,在山區駐守的「討伐隊」、「蕃界警備員」等亦採用這種取水方式,不過幫日本人運水的,當然還是原住民。」-台灣記憶
阿美族的汲水方式除了使用陶器之外,還有利用竹壺,有大至180公分高,小至40-50公分長,在2015年由 Wata 舉辦的「藝術 pakongko」,在港口部落的活動中心擺置藝術家拉拉龍女與林清進 Roit(人名)耆老共同的作品。拉拉龍女述說過去在沒有冰箱的年代,農忙時期的老人家會想喝冰水來消除疲勞,小孩子要背著 tayhaw(竹壺)去拿水,這樣的情景成了她的回憶而取名為「losid ni Akong 阿公的寶物」。
從 tayhaw 中學到更多細節
在2018年的3月初,結束在華山玻璃屋快閃店後,我與 Tipus、Ngodo、Nacu 一同到花蓮港口部落與阿公學習籐編工藝,回想這一次的學習經驗,算是我第一次在阿美族的部落學習工藝。我們這次所要學的是竹壺上的提把,水管、打包帶作為練習製作提把的道具,看完阿公的示範後,我們邊看邊做,但是手腳好像不協調,問完問題後,回到自己的手中就忘了如何開始。熬了幾個分鐘,我們自己要求多做一點練習,阿公也認為我們的練習不足,所以鋸了幾根木頭讓我們來做練習。
tayhaw 的翻譯是水壺或盛水竹壺,而 tayhaw 的提把叫 kaos(提把),繫在東西上的柄或繩,kaos 的編法歸類於縛結法,作法是利用兩條線,一條為連接兩端的基底,另一條為編繩,從外觀上一點蛛絲馬跡都無法看出如何開始,一點膠都沒有的固定方式,真讓我大開眼界,因為從過去練習編織的經驗,學習的技法大多為平面,頂多從平面的練習編製成籃子或成環,縛結法的學習相對甚少,利用傳統的竹壺,學習到提把的技法,於是我回到家趁記憶未散去,趕緊拿起剩餘的皮繩做提把的練習,在練習的時候想著提造型提把的造型在未來也許可以用在需要提把的器物上,或者是否能有其他不止於提把的樣子,於是我將兩端固定的圓環,將它們交織成可套在瓶蓋上的提把,很開心的向 Kamaro’an 的夥伴們分享我的結果。
不過這項技法並沒有持續的練習,在同年(2018)年的五月於花蓮誠品設櫃,陳列商品時需要一些作品陳列,時隔兩個月而已的時間,光是回想如何製作就花了一天的時間才完成。
“在2018年時,還記得那天 Tipus 特別交代要買保力達給阿公,在教學的過程中阿公需要喝一點。抵達阿公的家中,他拿著水管和打包帶先示範一次,剪了2條繩子後開始編,阿公的動作之快,默默地就完成了,而我們,一頭霧水。
拿好材料後,模仿阿公的手勢,重複動作,前前後後有好幾次因為有小部分的錯誤,阿公就會說「重做!」,全部拆掉後,自己深吸一口氣。做好幾遍才上手的我,多做了四、五個,拿著成品驕傲地跟阿嬤、媽媽分享,我說「漂亮吧!」,他們笑笑的聽著。
在今年,立祥、雲帆帶著皮圓桶包,先請 Sara 試編,但是她不會,於是雲帆給了我請我回憶當初在港口學編竹壺的技法,當下的我有點不知所措。拿起棍子,摸索著當天上課的情境。不到兩小時,跟設計師來回討論著,也默默地編完了,我半臭屁地說「原來有我打樣的一天!」(過去打樣都由 Sara、Ngodo 出手)。” — Nacu Dongi
註:
Roit:阿美族港口部落耆老,年近80歲,有30多年工藝經驗,是部落中重要的工藝師之一。
Rara Dongi:拉拉龍女,布拿工作室負責人,港口藝術家,以編織形式創作,同時也是Tamorak共學園的老師。
Wata:花蓮文化藝廊
tayhaw:盛水的竹壺、水壺
kaos:繫在東西上的 柄、繩、皮帶等
losid ni Akong:阿公的禮物
資料來源:
l https://tme.ncl.edu.tw/tw/臺灣老照片圖集/世紀容顏-下/原住民的日常生活
l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http://www.museum.org.tw/031_2_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