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用上衣
文・手繪圖 / Tipus Hafay
傳統老照片上的女用上衣多為布料材質的長袖,早期是黑色或深色,花蓮阿美文化村發展之後,才開始整套使用紅色。上衣不論長短或紅黑,袖口及上衣下擺10-15公分會有條紋紋樣,厚度看起來較厚應為兩片布重疊拼接,猜測是早期布料取得不易與剪裁有限有關,上衣長度到腹部。以上衣下擺兩端留有布條以環繞腹部後正面綁結的方式穿上。
從訪談過程中,收集來的資料都已經是布料剪裁為單一上衣的形式。但在鄭惠美老師《花蓮南勢阿美族服飾研究》中,有提到:「在冬天寒冷的季節裡,工作或外出時則在上衣內加上袖套以保護手臂和保暖,男女皆使用。」(p.59),並且在「婦女服飾」章節中,有提到「原始服式穿著順序」(p.62),亦可看出上半身袖套與背心的搭配。
「最早南勢阿美族婦女的上衣,一如男子上衣一樣,是沒有剪接、無袖的方衣形制,衣服的長度很短只到腹部而已。前襟平直、無領口弧度剪裁,四方形衣身與筒形套袖起初分離合穿,後來逐漸結合在一起,前襟下方以繩帶縛綁。」(花蓮南勢阿美族服飾研究,1997,p.61)
不過在過去的老照片中及博物館裡,都還沒有看過鄭惠美老師所提到的「原始服飾」的穿著單品的樣式。但,老照片中女性的服飾皆都為「長袖」居多,且看出來都是「深色或黑色」的上衣。
《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提到:
「唯有女上衣在阿美族已經沒有用麻布織的,多採用通常的土布,細棉紗布,軟緞等等。衣服顏色以兩種為主;少女多喜歡著鮮紅色的,老婦則常著黑色的。老式衣服多是有袖無領的對襟無扣衣服,紋飾多鋸齒紋,現代女子已不著古式對襟衣,故這式衣服現在很少能看到。」(p.110,51年)
而提到,長袖短衣:「...全部用黑軟緞縫製成...,領口、襟、擺、袖口皆裩以紅邊,在距離3cm處各縫以藍絨線及白線條二道,在衣擺及袖口等處用紅、黃等色絲線挑綉點紋、浪紋兩道,衣襟之二分之一處有白布帶兩條,可相繫代替鈕扣的功能,衣襟下角又另釘有暗扣,以防衣服散開。」,另短袖上衣:「...以鮮紅色棉布剪裁成。衣之領、襟、擺、袖皆裩紅邊,沿編織內側同洋裩以黃色和白色浪紋花邊各一條,衣襟下角兩側各釘布帶一條可將衣服左右兩半相繫緊。」(p.111,51年)
現在祭典女性所著之上衣,仍維持兩襟縫有布條,讓衣服能夠兩半緊繫在身上。
據長輩說,紅色毛線在進入部落的時候,都會是放在裝飾性的配件上,特地要表現社會地位跟財富的象徵。所以有可能最先出現在女性的服飾或配件單品上的紅色,應該是在頭飾上。而女性的紅色胸擋布也是荷蘭人進入部落後的明顯特徵。
在《蕃族調查報告書》-阿美族馬蘭社中,說道:
「早期婦女服飾與男子無異。但之後rarengan (註:類袈裟) 也變為腰裙的一部分。」
台東區現在祭儀上衣多為布料材質,訪談中有提到早期可能為織布,而織布寬幅有限,有幾種形式剪裁,為方形片布,對折後剪裁手臂、側身及正面或背面後縫為一體,剩餘布料作為門襟、領口及布釦;或以兩片方布於背面縫為一體。剪裁方式看製作者的習慣,通常與織布寬幅有關,所以上衣多為短版至胸下。
台東區祭儀服飾與漢人服飾相似,與早期漢人進入部落有關,布料經過航海時期漢人進入臺灣後由港口附近開始擴散,服飾即使用交易來的布料製作,但仍維持短版形式長度到胸下,且都為長袖上衣。
上衣各部落各有規定的顏色,如長光部落為白色、膽曼部落為藍色、宜灣部落為黑色,以上部落男女服飾顏色一致;馬蘭部落男性長輩著上衣為天空藍、女性長輩為黑色,但門襟與袖口為天空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