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筆記 / 生活中的低調美-fakar
文 · 攝影 / Badagaw
現代工業造就我們生活的方便 過去的生活造就了工藝品的出現
記得上次學 kaway(背簍)時,阿公的孫女、孫子都還在放暑假,這一次來阿公家,從炎熱的天氣轉化到微涼的秋天,從暑假到開學,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到下半年了。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從學習製作身上的配件,例如 kapitan(魚簍)、kaway(背簍)、kopid,到製作生活用品,像是 atapes(簸箕),我們在每個籐編器具都學到了編織的技法。而這一次與阿公學習的 fakar ,則是早期阿美族人生活中會拿來盛裝雜糧、小米或稻穀,有時也用來清洗蔬菜。
逛賣場時,看見放在賣場架上的玻璃、塑膠等材質的食品罐,可以拿來裝米、麥片等,買回家即可將食物裝入,早期的生活,要製作這些承裝食物的器具或器皿,需要幾天的製作時間,可想而知,要用一個花上好幾天製作的籐器來裝食物,可見當時人們對食物是非常珍惜的。
阿公拿出他先前所做的 fakar,Tipus 發現上面有寫著製作日期,在作品上面留下時間紀錄,是阿公一直以來的習慣,他跟我們說上面的製作日期,是他在協助建造花蓮水源橋工程的時候,fakar 上面的時間不僅記錄下製作的日期,同時也記錄了阿公當時的回憶。
基礎打起不馬虎任何一個細節
我們所學的編器都是先從底部開始,fakar 的底部編織與 atapes 同樣是四分斜紋編,記得阿公當時說「學會了這個(紋路)後,其他都會了。」不過一會兒就完成,要開始編身部了。這一次不同以往編身部的方式,身部繼續往上編織時,要加線使開口變大,也就是加寬開口,但是我們看著阿公邊加邊編,還是不了解何時要加線。我們三人按照自己的節奏,加完線後給阿公檢查,阿公就會告訴我們哪裡還需要加線,光是加線的這個階段就花了一天的時間。當下在製作的過程時,我整個糾結在加線之後的紋路該怎麼讓它一致,但是我意識到如果要調整它,可能要花更久的時間,不過遠看紋路看起來沒有錯誤就好了。
阿公說:「還有很多ㄉㄨㄥˋ喔!」是動?還是洞?
做完 fakar 的身部後,接著要使用籐條做籃緣、提把還有固定底部,總共需要用到七個籐條,在做之前要先將籐條量好長度、在上面鑽洞,縫綁固定在籃身,要經過一連串的步驟,方能進行製作。第一層籃緣固定的方式是附條打結縫綴法,這個方式很像在用針線縫衣,我們都開完笑著說這個編法為「密密縫」,因為一開始看的範本沒有縫綁固定的部分,還以為可以逃脫上一次縫到崩潰的情境,沒有想到阿公跟我們說「這是懶惰做的,如果要學傳統的做法還是要做兩層。」隨後阿公告訴我們一個編材寬度的等分都要能夠剛好的切分,也等於是每一次穿線的間距比例,我們按照阿公跟我們說的技巧,阿公看著我們縫的進度跟我們開玩笑的說「我看你們可能要到凌晨兩點、三點、四點囉」不辜負阿公的期望,我們趕緊在睡覺前把「密密縫」的階段完成了。
一到阿公家,就看見他正在製作提把,利用噴槍還有鐵罐,已經有幾條凹好的提把浸泡在水盆了,他檢查著我們完成的進度,要繼續做第二層的籃緣,要再將一條籐條縫綁固定在上面,Tipus 說「蛤,這樣漂亮的部分就要被遮掉了。」第二層的籐條要鑽洞,依照自己 fakar 籃緣的長度,折半再折半,成每個洞間距的比例,總共有16個洞,鑽完洞之後,要繼續穿洞綁線了,不知道阿公所說的是很多動作呢?還是是很洞要鑽、要穿?
在縫綁固定的過程中,阿公休息了一下後又忙著去處理剩餘要做成提把的籐條,從材料行買來的籐條,他發現很容易斷且摺痕很多,於是他把剛採完處理好的籐給我們使用,我摸著這兩條不同的籐條,發現從摸就可以發現不同,一個很乾、另一個則保有濕度,這就是新鮮的感覺吧。一個 fakar 有4個提把,阿公幫我們凹了12個提把,鐵絲固定然後再與籃身縫綁的動作,一個 fakar 就重複了8次,我想阿公說的很多動是籐條很多程序要動作吧。
多了一層的籃緣也掩不住 fakar 的低調美
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 fakar 後,暫且還不知道要拿來作為什麼物品的收納籃,不過它成了房間的亮點,不知道是不是顏色的關係,總覺得在角落發亮著,眼睛時不時的會看著,有時會發現哪裡編錯了,有時會覺得哪個部分不好,可以做為下次製作時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或是就像阿公在他所製作的工藝品記下的時間一樣,看見的是當時與阿公學習製作 fakar 的回憶。
附註
kopid: 藤編的籃子、飯盒、置物盒等。
fakar:大型多用途竹籃、籐籃
kapitan:魚簍
kaway:背簍
atapes: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