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 — 織布原本就是生活裡的一部份

文 · 攝影 / Badagaw

Ali是高雄布農族人,目前為家庭主婦,嫁來花蓮水源部落才開始接觸織布,學習織布有六年的時間。開始織布的契機是在Meyce老師家(美織織品工坊),Meyce老師的正職是裁縫師,當時先生要找她修改拉鍊。

Ali看到老師家中正在織的布,覺得好美、好特別,即使沒有學過自己族群的織布,Ali小時候是有母親織布的印象的。過去的原住民的工藝與藝術沒有像現在的蓬勃發展,從前布農族的織布也沒有像今天有人開始正視並教學傳承。

因為夫家沒有人會織布,Ali的先生很支持學習,也知道Ali在織布時是快樂的,有時候還會問「妳怎麼不去妳師傅(Meyce老師)那邊?」Ali覺得有先生的支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些家庭認為織布不能視為生產及支柱經濟的工具,因為無法量產,織作時間也長,而且它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份。  

Ali説,在太魯閣族的傳統習俗中,男人觸碰織布機是禁忌,而我們也一直遵守這個習俗,在過去如果觸碰了,上山打獵會失敗。

在放滿紗線的櫃子深處有一個紅色的織布機,Ali取她名為Labay,因為這是一個叫Labay的payi(太魯閣族語:女性長輩)送給Meyce老師,因為payi知道Meyce老師有在教織布,payi認為如果這台織布機跟我一起埋葬,會失去了它原本擁有的功能,而將她使用的織布機贈予Meyce老師。(塗上紅色是為了防止蛀蟲)

o9ffb0d6f166ae462cc2a2d73ccd3db4b_38833902_181205_0075.jpg

「這一塊是我創作的」Ali説,「裡面的織紋就像他們口中說的“會走路的太陽”,而我現在所指的這條線,老人家說這條線不能斷,在我的創作中他就像我們走的路,中間的平台就是我們相會的地方。或許我們會在這邊交談或是其他的活動,而我們還是會沿著這條路一直走。」


Ptasan 聞織紋字 – 太魯閣族的編織
2018/11/16(五) - 2019/01/14(一)
太平洋的風(華山文創園區 紅磚區西六棟)
平日 12:00 - 20:00 / 週末 11:00 - 21:00
活動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906549342974293/

「為什麼人們總是迷戀從前的手工時代,也許渴望的,就是每件作品背後製作的溫柔心意,以及心無旁騖的美好」。展覽集結了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文化工作者 Hobi Maci(劉英妹)以及水源部落Mwaray da(美織織品工坊、Ali手作工作室、甦漾手作工坊)的作品。

在沒有文字的時代,用身體記憶工藝步驟,用織紋紀錄故事,都是祖先留下來要告訴我們的事情。

Interviewyunfann changTr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