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設計的視野來自對社會現象的解讀

很長的一段時間,創新等於科學與科技在產品上抵達的新成就所突破目前市場所能預期的消費改變,無論是打字機、收音機、吸塵器、太空船,設計則往往是創新鏈中最後的一個環節[3]。起頭時,科學家研究基本的知識,而後工程師基於此基礎研發出新的產品概念或服務,然後才是設計師出現的時機,用人性化的設計形式將產品介紹給普羅大眾[4]。於是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市面上有一項擁有新的設計但卻沒有新技術的介紹或改良的話,人們往往視這些設計為玩弄樣式變化的表面行為,僅僅為了利益與新奇感而變化的形式是沒有任何更深層次的含義的[5]

但是這樣的想法其實低估了與新科技無關的設計在象徵意義的表達上可以成就的創新高度。簡單來說,科技與技術並非創新設計的唯一來源,基本社會的變遷、文化的動盪、看待世界的新視角與價值觀也都可以為設計帶來突破性的意義[6]。是以今天我們回頭看見當年荷蘭風格派設計師里特維德(Rietveld, 1888-1964)拒絕使用具象的元素,追求純粹的幾何與三原色所作出的紅藍椅、義大利設計師卡斯楚尼(Castiglioni, 1918-2002)俏皮地將腳踏車的椅墊做成板凳的椅面、法國設計師史塔克(Starck, 1949-)用外星人的原型做成榨汁器的外型時,仍然會暗自讚嘆他們為當時與現在的設計與社會所帶來的新視野:極致的抽象原理、幽默風趣的設計哲學與奇特造型的設計所能為親友來訪時造成的話題性。因為即使他們跟科技革新為人們所帶來生活中具體的便利不一樣,但他們仍然在我們的市場中發酵,人們的消費習慣則顯示了大家接受了生活中出現這樣的新意義,體現了當時人們所認同、嚮往的價值觀,而非僅僅是表面上的形式主義。

1991年,義大利的設計製造品牌Alessi發表了一系列趣味、色彩繽紛、又充滿故事的廚具,例如旋轉起來彷彿在跳舞的開瓶器。雖然這類趣味性的商品在今天氾濫於消費市場中例如可以被一塊一塊分割成豬肉片的小豬存錢筒或是拍頭就會張嘴吐出衛生紙的大嘴蛙,但是90年代時從來沒有人想過消費者會喜歡俏皮趣味的開瓶器或是生活用具,沒有人想到原來大人其實還保有小時候喜歡擬物化故事的赤子之心。這並不是一個亂槍打鳥或是突發奇想的點子,而是Alessi根據小兒科醫師與心理學家提出的移情對象、情感符碼等理論所啟發的設計觀點[7]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Alessi當時在形隨機能與極簡主義仍然當道的時代中,公司的負責人接到合作研究單位的報告看見大眾開始對冷淡枯燥的極簡設計風格感到疲憊,於是邀請美國擅長用裝飾講故事的後現代主義建築師葛瑞夫(Graves, 1934-2015)合作的鳥鳴壺。過去我們放在瓦斯爐上燒熱水的水壺擁有五花八門的造型大小材質比例,但是相同的是他們都是以實用為目的的熱水壺。理所當然的,他們的形式也多以順從燒水的功能為主,例如圓弧式的底部與流線易於倒水的壺嘴,這是人們對現代主義美學的共識。葛瑞夫帶來的提案除了圓潤彩色的把手與錐形壺身以及成排的卯丁裝飾外,還有水蒸氣通過壺嘴時會發出逼逼聲的小鳥造型的鳴笛,為我們早餐的時光帶入了自然清新的鳥鳴聲,帶大家享受愉快的早晨時光[8]。葛瑞夫有一天甚至收到一位來自法國詩人的明信片,感謝葛瑞夫的鳥鳴壺解救了他的早晨[9]

這些改變了產品在生活中對人們的意義,也改變了人們看待生活的視角的突破性設計並不是來自新科技的推動,也不是來自觀察市場需求或是研究使用者所產生的,而是來自開放而流動的社群網絡,擁有自己原創論述的專業人士,包含在設計主張上有高度發揮空間的建築師、長期面對市場波動的供應商、用視覺影像傳遞想法的攝影師、精準掌握歷史與未來的評論家、創造文藝新需求的策展人、用一隻筆桿影響社會的編輯出版商、探索人性與文化創造力的工藝家、批判社會的藝術家[10]。換句話說,遠在設計師對設計的形式有任何想法之前,這個設計最後會如何被人們使用、有什麼迷人的特色、在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等等想像早就已經被全方位的探索過了[11]

Alessi的設計策略讓他們的產品在市場上獲得巨大的成功,甚至成為義式設計風格的代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設計過無印良品主視覺、長野冬季奧運等知名作品的平面設計原研哉,近年來除了出版了許多關於他對設計論述的著作外,也策辦了許多巡迴世界各地令人驚豔的日本設計美學(裡面的作品深具創新能量但又平淡自然,令人無法以創新這種激動的字眼形容他們的作品)。特別的是,在原研哉訂定出展覽的主題後,例如「五感的覺醒」或是今年為竹尾紙廠所舉辦的「SUBTLE 纖細的,微小的」等諸多展覽中,受邀的創作者永遠不僅止於設計師與平面設計師,包括藝術家、藝術總監、建築師、動畫導演等也都在創作之列,一起在同樣的主題裡表達各自詮釋出的觀點,例如設計師用多種色彩層次紙捲成的鉛筆所削出一朵朵美麗的紙之花,或是建築師剪出25種幼小的新芽的紙片並反覆排列10000次所形成柔軟而律動的立體空間,以及動畫導演延續其一貫以均勻細膩的線條一張又一張地描繪彼此之間只有些微差異的連續畫的手法,在紙上契合著SUBTLE主題中難以描述的意味描繪一場水瀨與無殼蝸牛的大亂鬥[12]

平心而論,上面舉的義大利Alessi品牌與原研哉的例子之所以可以擁有這麼豐沛的社會網絡跟他們在社會與市場中長期的歷練與人脈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另一方面,年輕人也開始用新的方式建立起自己與各方領域中的專業人士交流與互相探索的橋樑,例如正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13]。CoWorking.com網站上面開宗明義地告訴大家,他們的想法很簡單,獨立的專業人士和這些靈活的空間結合起來勝過他們單獨打拼。共同工作空間是關於如何建立自己永續的社群網絡,來自各地與各個領域的參與者樂於與彼此互動與分享,我們在做的就是尋找一種更好的創作模式與結果。有的共同工作空間用類似咖啡廳的模式經營,大家一個月支付一定的金額後就可以每天在自己的位子工作、與隔壁的鄰居交流,空間的老闆則負責提供咖啡、茶水、無線網路等服務;或者像是台灣也有由大學的育成中心提供的場域,例如政大的創立方除了招募了網頁開發者、美妝體驗、華語教學、社會服務、設計師等各種獨立工作的微型創業家外,也結合學校的資源提供固定的行銷講座與課程[14];也或許是我們在訪談荷蘭埃因霍芬與鹿特丹的小設計工作室時走訪進入的由政府改建老舊工廠或是孤兒院的文化產業空間,裡面進駐著來自荷蘭各地的舞蹈家、藝術家、設計師、動態影像創作家等,彼此擁有獨立的明亮工作空間卻又時常來去對方的空間討論與思辨創作概念。

其實這些設計商品在市場上的成功、展覽在世界各地巡迴產生的發酵作用與年輕人刺激創新的方式,正暗示著如果我們想要讓創新的設計發生,跟近年來席捲了世界各地的公司、學校、網路論壇以及創意講座的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比起來,事實上創新可能多半來自外部網絡中的原創家而非內部的跨領域團隊合作;研究社會文化現象也許比觀察使用者的需求更能帶給你創新的觀點;我們可以試著從各種工具與方法中移步走向各種知識的探索;從發展概念走向研究。這是因為如果你只專注於觀察浸淫在社會文化中的大眾,他們對未來的想像大多來自現實生活中既有的經驗。新觀點的切入需要來自對社會現象長期的研究、理解與自我的詮釋,我們難以預測這些創新過程的走向,那裏並沒有一套標準的規則或是方法,也沒有所謂的步驟工具可以給每一位設計師套用,而這也正是設計最迷人而風趣的地方。
 

本文作者為Kamaro'an設計師張雲帆 / 歡迎分享連結 /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1] Verganti, Roberto. "Design, meanings, and radical innovation: A metamodel and a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8, 25-5: 436-456.
[2]
Verganti, Roberto. Design Driven Innova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9).
[3]
Bonsiepe, Gui. “The Chain of Innovation.” Design Issues, 1995, 11-3: 33-36.
[4]
Roy, R, and David Wield. Product desig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idenhead: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6).
[5]
Steffan, D., op. cit., 84.
[6]
Verganti, Roberto. "Innovating through desig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 84-12: 1-9.
[7]
Verganti, Roberto. "Design, meanings, and radical innovation: A metamodel and a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8, 25-5: 438.
[8]
Verganti, Roberto. "Innovating through design.", 5.
[9]
Gogoi, Pallavi. "Michael Graves: Beyond Kettles." Bloomberg Business. August 17, 2005. Accessed May 25, 2015. http://www.bloomberg.com/bw/stories/2005-08-17/michael-graves-beyond-kettles.
[10]
Verganti, R. "Design, meanings, and radical innovation: A metamodel and a research agenda*.", 438, 442, 452.
[11]
Gero, John S., and Udo Kannengiesser. “The Situated Function–Behaviour–Structure Framework.” Design Studies, 2004, 25: 373-391.
[12]
原研哉著,李柏黎譯,《SUBTLE:纖細的,微小的 The 47th TAKEO PAPER SHOW》,(台北:雄獅美術,2015)。
[13]
Spinuzzi, Clay. "Working alone together coworking as emergent collaborative activit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2012, 26.4: 399-441.
[14]
唐淑珍,〈文化創意產業微型企業之聚落支援平台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學位論文,2013,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