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所謂的設計史

然而這裡要提起的是,許多設計史學家時常將時代與風格歸類為對應關係而引用黑格爾「時代精神」的哲學概念,例如現代主義建築師柯比意(Corbusier, 1887-1965)在戰後看見歐洲人民的民不聊生而主張的「關注普通老百姓的住宅,任憑宮殿倒塌」就象徵著當時的時代精神[1]。在黑格爾的歷史觀中,他認為每一個時代都有專屬於當時的精神,是一種共同的集體意識,而當他們完成了他們的精神使命,新一代的社會又會創造自己的精神取代他們[2]。但是美國左翼批評家詹明信(Jameson, 1934-)則在《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中反問,如果我們把時間退回到巴比倫人的時代,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時代精神就是發明天文學與數字然後從地球上消失嗎?事實上巴比倫人也擁有完整的生活文化,他也有庶民在日常中用的生活用品,他們也有民俗傳統與農耕園藝,但是後代在論及巴比倫時卻只討論其部分社會菁英所實踐的時代精神[3]

與巴比倫相同的歷史解讀情況也發生在設計史中。一直到今天,社會大眾所接觸的設計史多半以每一個時代的歷史背景與其代表性的設計師或經典作品所形成的風格流變,呼應當時的潮流欣賞的建築、產品與平面設計[4],例如歐美在工業革命後成為世界強權,財富與大眾消費能力雄厚所成就重視手作精神的藝術與工藝運動與威廉莫里斯,以及崇尚哥德式繁複與自然紋飾的新藝術運動與慕夏;因為經濟恐慌與一戰爆發而影響的包浩斯,以及強調使用現代材料與純粹幾何結構的現代主義和奉行者「少即是多」的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與「住宅是居住的機器」的柯比意;在戰勝國盛行的主張以機械美學達成放射狀象徵新時代曙光的太陽、噴泉,或是摩天大樓逐層退縮線條象徵的二十世紀精神的裝飾藝術設計風潮等等[5]。設計史學家從而開始質疑設計名師與經典名椅真的可以代表設計史嗎[6]?還是設計史只是流於一種風格行銷的手段,例如擁有復古風華的偉士牌機車或是帶回自然圖騰的新藝術風格傢俱?當我們重新審視每一個時代的社會脈絡與消費文化時,過去被忽略的生活用品又回到我們眼前,而且他們也許更是當時普羅大眾所風行的商品。就像或許人們會說現在是一個回歸自然、回歸本心的時代,無印良品的哲學正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發酵;但是我們轉過頭去看的話,難道光南商場裡佈滿幸運草的信紙設計或是印著可愛泰迪小熊插畫的肥皂盒設計就選擇性的被排除在設計史之外,設計這個為大眾而生的歷史也跟藝術史一樣流於菁英主義的記載嗎[7]

於是近年來部分的設計史學家提出以設計研究取代設計史的想法,因為即使近期的學者肯定了設計史學的不應只侷限於設計菁英的觀點,卻仍舊沒有人能夠具體提出設計的範疇[8]。學者開始討論火爐與汽車、企業識別與字型設計,但是他們無法解釋現實社會中的消費趨勢,而且又有哪些設計史學家可以寫出軍旅裝備、街燈、郵箱、城市建設、監視器或是介面設計的歷史?有任何設計史學家可以分析歸納出數年來各國在基礎建設、軍事設備或日常消費支出的比例變化嗎?或是有沒有設計史學家可以追蹤這麼多年來汽車設計對節省油料的提案歷史,以及各個汽車公司是如何抵抗這些提案的?而且即使設計史學家真的能提出這些資料,外界的歷史學者可能也不會認為設計在這些歷史中有扮演到重要的角色與價值。因此與其執著於將設計發展成一個有堅實範疇的領域,如果我們將目光轉向仍舊包含著設計史學,但是又同時含括更多面向與多領域對話的設計研究會不會能解開過去的枷鎖[9]

設計研究是關於我們現在與過去在日常生活中製造與使用的產品,我們關心的議題包括設計的概念與計畫、生產、造型、通路,時間軸橫跨昔日與今日,而且也包括外在的,鑲嵌著商品生產與使用的社會網絡。畢竟每一個設計產物實則都涵蓋了當代與當地的價值觀、社會背景、文化底蘊、科技技術、消費趨勢等多種生活面向與面向之間錯綜複雜的交互關係,歷史與市面上流竄的各種單一角度設計史書籍證明了我們無法將設計切割成任何一種單獨的領域[10]

但是另一方面,也有設計史學家視設計史動態的範疇為正面的現象。數十年來設計史兼容並蓄的以多元化的相關領域作為借鏡,例如歐陸哲學、藝術史、文化人類學等等,事實上這些多元領域之間的交互作用正是設計史的特質。長久以來穿梭在設計的人造物、設計實踐者、工業生產、調解和消費之間的關係讓設計史已經成為一門有能力處理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力量交互影響在在設計產品與設計過程之中複雜關係的領域。而且如果設計是一個幾乎結合了各種領域知識的術語,那麼歷史就是設計與人文結合的基地,歷史的軸線表明了過去與今天甚至預測未來設計在社會人文脈絡中立足的方式[11]

我們必須承認過去學者沒有將聚光燈投射在日常生活中大至尋常的住宅公寓、交通工具,小至平常隨手買來的板凳、衣服,跟這些人造物的大量使用者比較起來我們的確過度聚焦在所謂優良設計的風格主張中。然而隨著近年來物質文化研究的發展:重視各種人造物是如何在環境中影響人們、人們又是如何使用他們、這些互動開展出了哪些社會功能以及如何調節社會關係並賦予這些人類活動象徵性的意義,設計史學家也受到了啟發開始將每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人造物都有其社會生活與傳記性質,設計史正逐漸打開自己新的研究視野[12]

✦本文作者為Kamaro'an設計師張雲帆 / 歡迎分享連結 /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1] 趙鑫珊,《建築是首哲理詩—對世界建築的哲學思考》(天津:百花文藝,1998),239。
[2] 劉創馥,《黑格爾新釋》,196-197。
[3]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事業,2001),98-99。
[4] Michael, Vincent. “Reyner Banham: Signs and Designs in the Time Without Style.” Design Issues, 2002, 18-2: 65-77.
[5] 梁梅,《世界現代設計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2013)。
[6] Dilnot, Clive. “The state of design history, Part I: Mapping the field.” Design Issues, 1984, 1-1: 4-23; 以及 Dilnot, Clive. “The state of design history, Part II: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Design Issues, 1984, 1-2: 3–20.
[7] Lees-Maffei, Grace, and , D. J. Huppatz. “Why design history? A multi-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state and purpose of the field” Arts and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13. 12:2-3, 310-330.
[8] Margolin, Victor. “Design History or Design Studies: Subject Matter and Methods.” Design Issues, 1995, 11-1: 4-15.
[9] Margolin, Victor. “Design in History.” Design Issues, 2009, 25-2: 94-105.
[10] Lees-Maffei, G., op. cit., 315 .
[11] Woodham, Jonathan. “Resisting colonization: Design history has its own identity.” Design Issues, 1995, 11-1: 22–37.
[12] Lees-Maffei, op/ cit., 另可參閱翁註重,〈當「歷史」碰上「設計」— 重看「設計史或設計研究」的爭論,及其背後的歷史思維〉,《設計學報》,第七卷第一期,2002,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