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苧麻史

文/ Tipus

攝影/ Badagaw、Imay、Tipus

 顏水龍老師在《臺灣工藝》有提到,泰雅族傳統服飾的織布原料「苧麻」,在4000年前就以手工苧麻紗織成布並作成衣料。而在《纖維實踐》說到,約300年前漢人移居到臺灣也引進了中國苧麻品種;360年前(西元1662年),漢人移居臺灣,為防止濫砍及山坡地崩壞而極力獎勵栽種苧麻;126年前(西元1892年)臺灣運出苧麻、黃麻、 鳳梨纖維及芭蕉纖維等紡織用材料運往大陸,加工成布再運回臺灣,而當時紡織業蓬勃,苧麻原料一部分提供臺灣,一部分則輸出到日本。日治時期將苧麻列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太平洋戰爭後(西元1945年)日本人在烏日及新竹設置苧麻紡織廠,出產的苧麻布料等級與舶來品無異。

 「馬芬妹老師帶我去美崙山那邊看苧麻,路邊很多,老師說是早期日本人栽種大量的苧麻。」臺灣東部帶來的苧麻即是「日本青崗苧」,Hobi 老師說。

Ibu老師也說:「以前的苧麻都是野生,30年前媽媽上了一堂課,就特別帶回日本的青崗苧麻種植,鄰居的阿嬤說那個植物是做衣服用的。」於是家中才開啟了苧麻工藝生命。

《纖維實踐》:「臺灣原住民中栽種苧麻分為『青心』、『紅心』兩種。…常見的青皮種品系,引種自漢苧麻與日本青崗種…」

苧麻是農耕時期製成布疋的重要原料

我們在太魯閣族可樂部落看到蔡奶奶所處理的也是青心苧麻,Hobi 老師翻譯蔡奶奶的故事:「苧麻要特別種,每一家都要有自己的苧麻田。如果沒有苧麻田,就要去跟別人拿苧麻田的根來種,一定要會處理苧麻跟織布才能結婚,蔡奶奶是18歲開始學(算較晚),是媽媽教的,媽媽當時是已經生病了。」

奶奶的苧麻長得快2公尺高,先砍下來之後在用鐮刀背去除葉片

布農族崁頂部落的Ibu老師說:「隔壁的阿嬤說過,傳統農耕時期的7-8歲小孩就會開始幫忙處理苧麻,會先拿短的苧麻練習處理,15歲嫁人後才會開始學織布。布農族的織布是只傳媳婦不傳女兒。」,也補充說到:「以前聽施菊花老師說過,苧麻是家裡有空的人就要一起幫忙處理的材料。」

阿美族港口部落Arik張金蘭阿嬤也說過:「各家都會在家戶周邊種植苧麻,並由女性照顧管理苧麻田,這樣家裡才有材料織成衣服跟棉被。」

在這三個族群早期皆仰賴苧麻織製成布衣、棉被,是家中重要的工藝原料。

苧麻的生長地及採集刮麻

《纖維實踐》寫到:「苧麻分佈在陰冷潮濕的中低海拔山區,不僅生長快速,可達2~5公尺之高,其纖維白淨細長,不僅較亞麻、黃麻其他麻屬植物長,纖維相當強韌,取纖可直接用剝麻法析出,也可透過漚麻法取出類似紡毛般質感的原麻。」

 Ibu 老師介紹,日本青崗苧麻約2公尺高,可是崁頂部落的苧麻可以長到快3公尺,田裡還有桃園復興部落的紅苧麻及花蓮奇美與太平部落的青麻,共有5種品系。以日本青剛苧麻最為柔軟,適合做成衣服。青苧麻跟紅苧麻則是比較強韌,纖維較長,棉被、布匹適合。

 蔡奶奶的苧麻田在可樂部落中的一處轉角,約3分地的田有一半都種植苧麻,苧麻的高度約2公尺高,苧麻是蔡奶奶的媽媽留下來的,在10多年前蔡奶奶曾經移植過苧麻,也需要做田間管理,去除蟲害及定期採集苧麻,老根也要砍除苧麻才能長得直挺。蔡奶奶說,莖桿呈現綠褐色就要採收取纖維,莖桿直徑約1公分是很好的材料,採集後搬到田邊樹下即刻刮麻取絲。

挑選約直徑1公分的苧麻,青色帶點褐色最好。

如果苧麻較細可以一次2根一起剝皮抽絲

蔡奶奶以手感經驗將苧麻生絲分束綁在一起,早期有人要借和買苧麻是用束做單位

阿美族港口部落Arik張金蘭阿嬤的田,是在豐濱石門路邊的大樹下排水溝旁,約1分地左右,苧麻高度生長約2公尺多,在排水溝乾淨的溪水剝皮取絲帶回家中;而溪口部落女仕女事的田則是在山腳下的田裡約5分地,有栽種來自不同部落品系的苧麻,但因為種植得太近已經成為單一的溪口品系了,高度約1.6公尺,採下苧麻莖搬到工作室陰涼處,泡根部在水裡馬上剝皮取絲。

收集來的苧麻種混種後長到約150公分高就長出花苞了

女仕女事以油灰刀刮除苧麻皮取絲,取好的絲要分束陰乾

 與可樂部落蔡奶奶觀察苧麻莖的顏色不同,崁頂部落、港口部落及溪口部落則是以苧麻花開前即要採收,避免纖維過老易斷裂。

可樂部落蔡奶奶是使用竹製的刮麻器,傳統上是家中男性為女性量身訂製;港口部落Arik阿嬤是用手取竹片刮麻;而崁頂部落及溪口部落則以現代的油灰刀放在平坦的桌面上刮麻。

早期太魯閣族男性要為家中女性製作刮麻器。Hobi老師的爸爸是蔡奶奶過去合作的刮麻器工藝師,是刮麻器的高手,也是部落的藤編工藝師,自Hobi老師父親離世後,蔡奶奶的刮麻器一用就用了5年,已經耗損快不能用了

每個部落的苧麻一年都3-4期採收,冬天生長較慢高度較低就得採集。苧麻高度越高纖維長度則越長,可以免於過多接線的工作,效率較高。

 Ibu 老師說,崁頂布農族的女人麻是指製作衣物的麻,男人麻則是指男性獵人會用獵刀刮掉苧麻甚至是鬼苧麻,邊走邊刮纖維、搓繩,像網袋就是邊走邊搓,看到苧麻就拿起來處理搓成線,在山上獵人走到哪裡都是材料。而Hobi老師也說:「『猴麻』是太魯閣族臨時在山上要用繩子時的材料,它的葉與莖之間有分支在低海拔500m會看見他。」,而《纖維物語-纖維材質的探索與設計》一書中也有提到黃麻,因纖維短而粗澀一般都作為繩索及包裝材料用。我們尚未找到猴麻的資料,猜想是黃麻。

人名

蔡玉梅,可樂部落太魯閣族人

Hobi 劉英妹,富世部落太魯閣族人

Ibu 胡郁如,崁頂部落布農族人

Ahi Komod ,溪口部落阿美族人

Tipus Hafaypl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