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工藝學習紀錄 / 一粒的月桃編織
文 / Tipus 攝影 / Badagaw, Yun
華山文創園區太平洋的風裡面有許多植物纖維的工藝作品
其中應用月桃葉鞘是品項數目較多的材質
走訪了花東各工作室之後
我們聯繫了在台東市的「一粒工作室」的Ily高梅禎老師
帶我們認識更多關於月桃的工藝
粉色牆面工作室的門口
有一圈圈的月桃葉鞘吊在牆邊
正在享受太陽的熱情
另一側直立牆面的月桃莖高度約2m
是從老師友人從花蓮玉里砍過來的
「一粒工作室」的成員
除了Ily梅禎老師外
還有一位80歲的阿嬤是Ily的母親
小時候Ily老師身體不好
是母親讓他接觸月桃工藝
Ily也成為了月桃的專家
阿嬤指著桌上的月桃材料
捻線接線的工作都是他在處理
他說一個禮拜才能完成一個海洋提籃
(成立太平洋的風時,推薦老師們製作的品項,工序與月桃帽相同)
因為捻線需要花很多的時間
而阿嬤說年紀大了眼睛會累
動作也會比較慢
所以要做非常久
另一個帶著我們介紹工作室的是梅瑤老師
主要處理工作室的行政、行銷及帶體驗的工作
工作室一家人投入在月桃工藝產業的分工事業中
也開始擴張在台灣的合作通路
但由於工藝製作耗時
對於沒有年輕人銜接投入學習月桃產業覺得擔憂
所以在山區採集月桃的工作
老師就轉交給朋友協力
使用的是友人花蓮玉里的月桃
從花蓮、台東到屏東
月桃一直都是大家常用的材料
但月桃種類非常多種
一粒工作室習慣使用同一區域的月桃
才能穩定材料品質
減少適應與調整材料的時間
老師邊處理材料
邊跟我們述說月桃的故事
葉鞘也已經處理了高高的一疊
葉鞘大概可以撥下5-6片
每一片撥下之後要將葉鞘內側翻過來
將葉鞘整平
之後將葉鞘內部往外
圈成一個圓圈吊起來曬乾
夏天大概3天之後就可以使用
曬乾後的月桃需要經過挑選
葉鞘表面完整的可以直接取用
而有些葉鞘乾燥後產生裂縫的可以再捻線使用
工作室內陳列了作品由小配件到月桃籃、月桃帽及草蓆
還有桌面上的各種針線、地板上分門別類處理好的各種材料進度
整間工作室像是一個小型的月桃加工室
老師跟阿嬤分別示範了幾個步驟
我們也跟著練習了一次
Nacu說他小時候都還有看到媽媽在做月桃
但現在都不做了
以工藝作為一個家庭的經濟需要投入的時間跟成本很高
而一粒工作室的一家人
在經營好幾十年的時間裡
我們看到的是堅持工藝永續的毅力
跟維持作品美好的精神
才能有一張張的訂單